今日早报 | 信用领域数据资产入表,看这一篇就够了;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5年04月09日
数字经济以其对生产生活要素的高效配置能力,形成了支撑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数据生产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据要素已成为跟土地、劳动力、资产、技术并列的五大生产要素之一。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数据资源对于企业的价值创造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详情:信用领域数据资产入表,看这一篇就够了!) 据最高人民法院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了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 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的主要手段就是删除失信信息。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删除失信信息,及时帮助其修复信用。 最高法执行局局长黄文俊在会上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立审执协调”机制运行更加顺畅,打击失信和规范执行齐头并进,助力激发市场活力。 2024年,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集成推出系列举措。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中纳税信用管理再优化。对A级纳税人逐年提高纳税信用起评分,全年共277.4万户纳税人因此受益;对纳入纳税信用管理满12个月的新办纳税人优化复评服务,2.78万户新办纳税人实现纳税信用升级。 2025年,税务部门将继续聚焦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以“强基促发展·提效激活力”为主题,连续第12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集成推出系列惠企利民服务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在权益保障方面,聚焦纳税人缴费人权益保护和遵从提升,通过丰富税企交流渠道,提升诉求分析解决质效,常态化加强典型案例曝光,完善信用评价和修复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税企面对面”活动,强化对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保障。 近日,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南宁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广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0月以来,广西迅速落实国家部署要求,建立自治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小微企业。截至今年3月15日,共走访企业84.31万户,其中24.92万户获得授信、24.69万户获得贷款,累计授信4365.9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755.41亿元,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基层小微企业效果明显。 浙江省杭州市积极探索“信用+”服务模式,全力打造“最讲信用”道路运输行业,通过政府、社会、市场三方协同创新,构建起贯穿企业、车辆、人员全周期的信用服务体系,为全国交通信用建设提供“杭州样本”。 经过系统化推进,杭州道路运输信用生态显著优化。全市93.05%企业跻身A级及以上信用梯队,5189家企业获评AA级,较上年激增1431家。信用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成功率100%,网约车合规率稳居全国前列。三年来累计服务企业6000余家,为从业人员降本超2400万元,信用修复申请逾千条,诚信经营渐成行业共识。随着“信用+”场景持续拓展,杭州正以信用“软实力”筑牢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张掖市立足“一屏三地”功能定位,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信用+种业”全链条治理模式。 着眼于“信用+监管”,张掖市规范了行业市场秩序;在“信用+法治”方面,张掖市设立了全国首个专业化“种子法庭”,构建了“信用+司法”协同机制;在“信用+激励”方面,张掖市率先在种子行业探索构建以政府、金融机构、涉种企业等多方协同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得益于“信用+”模式的创新,张掖现代种业市场秩序、产业发展和品牌价值均实现了质的飞跃。2024年,制种款兑付率达100%,农民人均制种收入突破1.2万元,为产业振兴和信用建设探索出了一条良性发展道路。
联系我们
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会在最快速度联系您
立即提交
落地的技术培训
靠谱的商服体系
贴心的服务模式
助力实现人生价值
首选的征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