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异议申诉公司

信用修复创新案例,看各地做法→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5年08月19日

信用修复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统一公示平台、完善分类标准、明确申请渠道,推进信用修复制度的统一实施,更好帮助信用主体高效便捷重塑信用。







上海市

近日,上海市印发《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提出,全面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函“两书同达”,帮助企业及时开展信用修复。


图片


静安区率先开展“双书同达”+“三书预收”信用修复主动服务,进一步提升执法效率和服务水平;嘉定区高效帮助破产重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办理全市首例破产重组企业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用修复;奉贤区畅通信用修复路径,高效修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湖南省

湖南省推出“预惩戒”与“信用修复”联动机制,以《预惩戒通知书》替代“失信黑名单”。


图片


联动机制明确,执行法院在决定将涉诉企业纳入失信名单或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前,将给予企业1至3个月的宽限期,暂不发布失信信息。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与信息共享平台,协作部门将通过信用预警和风险提示,主动引导企业识别风险、主动履行义务,变被动惩戒为主动预防;一旦发现企业有履行意愿且符合条件,如:已履行义务、达成和解、提供有效担保等,法院可依法及时屏蔽其失信信息,监管部门同步督促信用平台删除旧信息。





山西省

山西省印发《关于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助力经营主体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聚焦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痛点难点,重点围绕创设修复新机制、提升服务新效能、构建修复新生态三个方面,推出10条改革举措。

围绕创设修复新机制,《通知》提出,重塑企业信用、集中分类处置。对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满3年未履行相关义务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存量企业进行集中清理处置,列入满5年的,统一移出名单并停止公示;不满5年的,恢复原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状态,跟踪监管引导企业重塑良好信用。经营主体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后,其相关失信信息将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同步停止公示,避免“信用污点”长期困扰企业。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针对跨区域信用修复难题推出创新实践。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以问题为导向,构建起“跨省四城通办+省内七城联动”的双层服务体系。在省内的佳木斯、伊春等七市形成互认机制,实现信用修复“就近办、一次办”。


图片


2025年6月,哈尔滨市以香坊区、尚志市为试点,率先探索信用修复“异地通办”,主动沟通4个直辖市、3个省会城市、39个地级市、2个县级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全市1个多月以来帮助21家交通运输企业修复235条行政处罚失信信息。





云南省

云南省不断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大力推行信用修复“零见面”“零跑腿”全程电子化,云南政务服务网信用修复“一件事”专区集成发布各类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流程指引,通过“办事指南”和“立即办理”,明确办理流程,实现信用修复办理“一站指引”。企业登录后只需按指引操作,即可进行信用修复,有效降低企业信用修复成本。此外,还有政策图解、智能问答、12345热线、各类修复咨询专线等多渠道提供精准服务,着力为企业答疑解惑。


2025年上半年,全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各类信用修复办件量近15万件,助力上万家企业减负增信、轻装前行。





江西省

2025年,江西省在“两书同送”基础上,新增《信用合规建议书》,升级推行“三书同达”,建立“无感修复、有感服务”信用修复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自动关联信用修复,自动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只需在线确认,全程“零跑腿”,最快实现2小时办结。


图片


目前,各类经营主体可多渠道申请“信用修复”。既可以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可通过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官网官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微信小程序等登录江西省企业登记网络服务平台,申请办理经营异常名录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移出、行政处罚信息修复等业务。


STRATEGIC CENTER

联系我们

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会在最快速度联系您

立即提交

  • 落地的技术培训

  • 靠谱的商服体系

  • 贴心的服务模式

  • 助力实现人生价值

  • 首选的征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