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5年10月17日
通过“伪科学养生课”“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形式诱导营销,将普通商品包装成医治百病的“神药”“神器”,无资质产品伪造或冒用批准文号、认证标志等……针对私域直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整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专题新闻发布会。
针对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向私域直播领域蔓延发展、规避监管的趋势,市场监管总局近期部署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专项整治,对涉嫌虚假宣传的私域直播间、私域直播平台、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等违法主体实施全链条打击。
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对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立案30件,其中私域直播平台6件,直播商家24件。已处罚没金额293万元,拟处罚没金额约663万元。
私域直播具有用户精准性、购买意愿的高转化率、封闭性与隐蔽性、运营模式多元等几个显著特征,存在虚假宣传与夸大功效、“专家人设”造假、产品资质造假、消费维权困难等突出问题表现。
针对私域直播虚假宣传的问题,可以通过强化电子取证固证、跨区域协同办案、全链条“穿透式”监管等针对性手段,着力提升信用监管水平,目前主要的手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经营者信用档案:为私域直播的相关主体(包括直播间运营者、主播、背后的企业及销售人员)建立信用档案。 归集违法信息:将其虚假宣传、夸大功效、伪造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在案,并作为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 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对于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违法经营者,可依法依规将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信用风险分级:基于建立的信用档案,对私域直播主体进行信用风险分级。 差异化监管措施:对信用良好、风险低的经营者,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做到“无事不扰”。对信用差、风险高的经营者,则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提高检查频率,并可作为跨部门联合惩戒的重点。 依法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将因私域直播虚假宣传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平台向社会公开。 曝光典型案例:定期选取并曝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既能对不法分子形成震慑,也能帮助消费者提高警惕。 规范信用修复程序:明确私域直播领域失信主体申请信用修复的条件和流程,引导其在纠正违法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后,通过承诺守法、参加培训等方式修复信用,重塑良好形象。 推动跨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惩戒: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网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失信的私域直播主体,在融资授信、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平台信用承诺:鼓励和要求提供私域直播服务的平台企业(如基于微信、小程序等的平台)公开信用承诺,明确其在内容审核、商家资质查验、数据保存、违法行为制止与报告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平台信用管理:督促平台建立并执行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信用管理制度,依据信用状况对平台内经营者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
联系我们
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会在最快速度联系您
立即提交
落地的技术培训
靠谱的商服体系
贴心的服务模式
助力实现人生价值
首选的征信企业